隨著未來大量的新造船交付,挪威經紀RS Platou預測今年市場產能過剩的問題將會日趨嚴重。
在今年以及未來幾年,盡管市場需求增長預計會穩(wěn)定在8%,但是大量的積壓訂單會使整個市場不堪重負。在2011年,將會有5900總噸的運力進入市場,相比于去年的4300萬總噸以及明年的3500萬總噸,這個數(shù)字已經足夠恐怖。同時,船隊的閑置率在今年也將會有所攀升。
去年大批的新造船訂單交付延遲,大約只有60%的干散貨船和70%的油輪實際交付。如果這一現(xiàn)象在今年將會延續(xù),對于船東來說,這將會是一個好消息,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運力過剩問題的惡化。
從交船數(shù)量上來看,已經接近2003年至2008年的水平。在市場疲軟的時候,通常會用段削減新船交付數(shù)量的做法來維持平衡,但是當市場已經在復蘇時,依然如此,就會引起爭議。
大約有1.4億載重噸的新船將會在今年交付,另一方面,只有1500萬至2000萬的運力會被拆解,而全球船隊規(guī)模估計會擴大14%至15%。
鑒于對今年市場的謹慎預測,日本和韓國船企的交付量將不會出現(xiàn)大幅度的增加,而更有可能像金融危機爆發(fā)前那樣有計劃的減少產能。在去年,血的教訓告訴我們,過剩的產能最后導致的是新造船價格的下跌。
另一方面,中國的船廠還是會一如既往的繼續(xù)擴大產能。雖然在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中國船廠的擴張腳步有所放緩,但是一些新興民營船廠還是在蓄力待發(fā)。顯而易見,在今年,中國船廠的交付量還是會繼續(xù)上揚。這也將會對未來新造船的價格產生影響。對于一部分船廠來說,目前新造船的價格已經逼近了成本線,因此,在2011年,船廠如何更好地控制造船成本也將會對新造船價格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來源:中國國際船舶交易網)